原文
孙子曰:昔之善战者①,先为不可胜②,以待敌之可胜③。不可胜在己,可胜在敌。故善战者④,能为不可胜,不能使敌之可胜⑤。故曰:胜可知而不可为⑥。
不可胜者,守也;可胜者,攻也。守则不足,攻则有余①。善守者,藏于九地之下②;善攻者,动于九天之上③,故能自保而全胜也。
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①,非善之善者也;战胜而天下曰善,非善之善者也②。故举秋毫不为多力③,见日月不为明目,闻雷霆不为聪耳。古之所谓善战者,胜于易胜者也④。故善战者之胜也,无智名,无勇功⑤。故其战胜不忒⑥。不忒者,其所措必胜⑦,胜已败者也。故善战者,立于不败之地,而不失敌之败也。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⑧,败兵先战而后求胜。善用兵者,修道而保法⑨,故能为胜败之政⑩。
兵法:一曰度①,二曰量②,三曰数③,四曰称④,五曰胜。地生度,度生量,量生数,数生称,称生胜。故胜兵若以镒称铢⑤,败兵若以铢称镒。胜者之战民也⑥,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⑦,形也⑧。
导引
本篇主要从“军形”上来阐述“胜兵先胜”、“先为不可胜”的思想,指出了保存自己、消灭敌人的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。
孙武认为,敌我双方力量的强弱,决定攻守的形势、战争的胜负。要想不被敌人战胜,关键在于自己能立于不败之地,并凭借雄厚的军事实力。他提出“胜兵先胜”,就是要先造成胜利的条件,即在政治、经济、军事诸方面做好战争的准备。
“胜兵”就是处于优势地位的军队。他认为,善于用兵打仗的人,总是要先造成力量上的优势,然后“求战”。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,就像决开万丈高山上的积水一样,奔泻而下,势不可当。怎样才能形成这样的“胜兵”呢?孙武指出:(一)“修道而保法”,从政治上加以保证;(二)“先为不可胜”,使自己处于“以镒称铢”的优势地位;(三)“善守”、“善攻”,善于运用策略,既能“藏于九地之下”,也能“动于九天之上”,从而达到“自保而全胜也”。总之,他认为必须在政治上、经济上和军事上创造条件,造成“不可胜”之兵,在战略上“立于不败之地”,待机破敌。孙武这一作战指导思想,强调以自己的实力为基础,造成优势地位,抓住战胜敌人的战机,从而战胜敌人。这种思路是积极、稳妥的。因此,他这种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”的作战思想,历来为军事家所推崇。他的这些思想,值得重视,对今天指导实战也具有一定价值。
孙武提出“胜可知”,即战争的胜败是能够预见的。他认为,敌对双方实力的对比,是战争胜负的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。凭什么预见胜败呢?他指出:“一曰度,二曰量,三曰数,四曰称,五曰胜。”五者互相关联:“地生度”,从作战双方的土地方圆比较其大小;“度生量”,由土地大小看物产多少;“量生数”,由土地、物产的情况了解兵员的多少;“数生称”,再将双方军队实力进行对比;“称生胜”,从敌对双方军事实力对比中得出谁胜谁负。他这种“胜可知”的思想,不凭主观臆测,不凭个人能力,而是扎扎实实地对双方实力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,强调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,是正确的。汉简“胜者之战民”作“称胜者战民”,更明确说明了这一点。这种朴素的思想在春秋之时更是难能可贵的。它既区别于战争胜负“未可知”论,又区别“胜负,天也”论。
不败而求胜,是孙武战争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。他的朴素的认识论和方法论,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因其难得,故而可贵。其可贵,不仅在军事学上成为一条正确的作战规律;而且它远远超出军事学的领域,在古代哲学上做出了新的贡献,值得我们特别注意。
感触
【解题】本篇主要论述如何根据敌我双方的物质条件、军事实力的强弱,保存自己、战胜敌人;孙武提出作战首先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,然后寻求敌人的可乘之隙,采取攻守两种不同形式,以压倒的优势兵力打击敌人,达到保全自己而取得完全消灭敌人的目的。
有斗争的时候,需要先考虑如何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,做到什么样才是不可胜。然后等待对手的可胜之机。当年外卖头部三企业美团、饿了么、百度,过年的时候百度让快递员回家了,过完年回来一切都变了。有时候真的是维护住不可胜,然后对手就将胜利双手奉上了。
要让自己不可胜,核心在于守,要获取最终的胜利,在于攻。攻和守需要根据情况转变,一般兵力不足的时候防守,兵力充足的时候进攻。
无论敌人强不强,需要不断制造胜的势,让自己不败,然后找准时机获取胜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