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主页
  • 架构
  • 编程语言
  • 数据存储
  • 网络
  • VMware
  • 服务器
  • 组网
  • AI
  • 算法系列
  • 设计模式
  • 读书笔记
  • 思考
  • 工具
  • 其它技术

  • 主页
  • 架构
  • 编程语言
  • 数据存储
  • 网络
  • VMware
  • 服务器
  • 组网
  • AI
  • 算法系列
  • 设计模式
  • 读书笔记
  • 思考
  • 工具
  • 其它技术

论语第九篇-子罕

2025-08-02

前言

本篇的主要内容是孔子提倡礼制,勉励弟子们好学不倦,以及记述孔子生平赞同和反对的事情。

原文

子罕言利,与命与仁。

译文:

孔子很少谈到利益,却赞成天命和仁德。

解析:

孔子很少谈到利,一种解释是因为利已经大家都在想了,你还在讲的话,那想得就更多了,所以就不讲,目的是不要让我们往利上去想、去计较。太多讲利就变成很功利,很功利,就失掉了道义。感觉和”子不语怪力乱神“相似,于教化无益。

对于命与仁,一种解释也是很少说命与仁。原因是「罕言利,可及也。罕言利与命与仁,不可及也」。至于「罕言利与命与仁,不可及也」,这个「不可及」,就是不好领会。大家没到那个境界就讲,这叫泄露天机,这也有害处。和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,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相似。

达巷党人曰:“大哉孔子!博学而无所成名。”子闻之,谓门弟子曰:“吾何执?执御乎?执射乎?吾执御矣。”

太宰问于子贡曰:“夫子圣者与?何其多能也?”子贡对曰:“固天纵之将圣,又多能也。”子闻之曰:“太宰知我乎?吾少也贱,故多能鄙事。君子多乎哉?不多也。”

牢曰:“子云:‘吾不试,故艺。’”

译文:

达巷这个地方有人说:“孔子真伟大啊!他学问渊博,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。”孔子听说了,对他的学生说:“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?驾车呢?还是射箭呢?我还是驾车吧。”

太宰问子贡说:“孔夫子是位圣人吧?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?”子贡说:“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,而且使他多才多艺。”孔子听到后说:“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?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,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艺。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?不会多的。”

子牢说:“孔子说过:‘我(年轻时)没有去做官,所以会许多技艺。’”

解析:

「射御久为夫子所学,此时闻党人誉己,恐门人弟子惑于美誉,专骛为博学,而终无所能,故就己所学射御二者求之,只当执御,以示为学当施博而守约也。」这个讲的意思也很好,说射和御这两种技艺,夫子早就学会了,夫子为什么还要说我执御矣,「我还要学这个」?他有用意,夫子讲话都是在教诲、教学,都是为了启发弟子。这时候达巷党人赞叹孔子,孔子听到了党人对自己的赞叹,担心「门人弟子惑于美誉」,对于这种好名声有希求心,看到孔子博学,能够得到这样的美誉,大家都心动了,是不是因为孔子能够博学,才能够有这种美誉?其实不是,夫子就担心弟子会有这样的疑惑,所以说这个话,怕他们「专骛为博学」,好高骛远,不脚踏实地从一门学起,不能专精就不能成就。要学,一定要一门深入,一门学透了,再学第二门,这个是学的方法,否则终无所能,学不成。

太宰问于子贡和牢曰都是说了一件事情,不是说多能就是圣人,圣人必定多能,但是不能以多能来鉴定他是不是圣人。

佛教有个典故:六祖惠能大师得了衣钵往南方走,遇到了一位叫无尽藏比丘尼的,这位比丘尼她一生受持《涅盘经》,可是她没有开悟,遇到六祖,向他请教经里的意思。六祖让她念给他听,她就念,结果六祖给她讲这里头的意思,就让她开悟了。结果当无尽藏比丘尼请问这个经里面有些字怎么读,六祖大师说,「我不认识字」。「你不认识字,你怎么懂得里面的意思?」六祖说,「诸佛妙理,非关文字」,跟文字不相关。文字是你的能力,你能够识得这文字,这是你有这个能力,可是跟你能不能够成佛,能不能回归自性,能不能成圣成贤,没有关系。

所以有时候学历、名声不能用作判断的依据,核心在于能否解决问题、能够解决哪类的问题。慧能大师不识字,但是能讲经文,一样的道理。

这两句话里可以引出曾子说过的一句话: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

「忠恕」,忠诚的忠,恕是宽恕的恕。什么叫忠?「尽己之谓忠」。做什么事,我们都尽心尽力,待人以诚恳、真诚,心地清净,绝没有邪思邪念,更没有邪行,对人对己一片的忠诚,这是忠。恕是什么?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
这两点其实挺难的!尤其是忠,他是一个人底层的性格,对于每一件事是否都能做踏实了还是浮在表面,对人一生的影响很大很大。

以前有句话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,是一样的概念。通过这些小事来判断自己是否忠,也算是某种程度的三省吾身。

子绝四——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

子曰:“主忠信。毋友不如己者,过则毋惮改。”

子曰:“智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”

译文:

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:没有主观猜疑,不绝对肯定,没有固执己见之举,不唯我独尊。

孔子说:“一切要以忠信为本,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,有错误不要怕改正。”

孔子说:“聪明人不会迷惑,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,勇敢的人不会畏惧。”

解析:

人心里总有念头,一有念头这就是意了,起心动念,我们说有意念了。这个意念一起来,就好像云彩障碍了太阳一样,把我们的自性给障住了。举个例子,参加射箭晋升比赛,最好的状态是什么?脑子放空一切,只有箭和靶。如果去考虑这次能不能射准、别人怎么看,就起意念了,反而影响发挥。

我必须是这样做法,这个必是什么?就是我们的偏见,我们的执着,这个也不符合中庸之道。这个就有点入魔了,其实没必要啊,或者有别的方法。有天家里有个桃,媳妇非让我吃掉,但不吃掉或许是更好的选择。

固是固执,它也是执着,这种固执是对一些事理的固执,不能变通。孔子说「言不必信,行不必果,惟义所在」,要找到根本,根据根本来做事,言必信有时候不是根本的。夫子在卫国发现臣子谋反,臣子让他发誓不告密,结果发誓完就去告密了。这点和“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”是一致的。另外义是什么,是应该做的。

放下我执,最初下手处就是放下自私自利,有我执就有自私自利,先从放下自私自利开始,念念先想别人。

「尽己之谓忠」

亲近忠信之人,拜他们做老师。

必须要跟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,不如己的人,「不如己」就是跟我们志不同、道不合的人,我们不要跟他们为友,就是所谓「道不同,不相为谋」,大家不必走一条路。

自己有过失,只要一知道,譬如说师友给你指点出来了,你就不能怕改。「惮于改过」,惮就是你害怕,对自己的过失害怕,不敢改。什么叫不敢改?「我这毛病很重,习气很重,我改不了」,你这叫惮于改过。只要你肯改,没有改不了的,况且这个事情又不是求人的,求自己的,有何难?古人讲,求人难,登天难。现在又不要你求人,又不是让你登天,让你自己改自己的毛病习气而已,你怕个什么?连承认都不敢承认,人家点你一下,他还掩饰,文过饰非,行了,你肯定改不了你的过失。这个过失,你能够掩盖得了吗?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了,你只能够欺骗那些愚人,比你差劲的,不如己的,不如你自己的那些人可以,你能够骗骗他们,大概是你能骗他们,所以你喜欢跟他们在一起。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你瞒不过他,自己文过饰非,只是取笑于智者而已。

聪明人不会迷惑,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,勇敢的人不会畏惧。为啥?

人有患得患失的心,有这个患得患失的妄念,往往他自己就迷惑了自己。当我们把自私自利、把得失放下了,我们就会有「知者不惑」,智慧就能生起来。

『仁者不忧』,仁者他心只想着众生,他是个公心,没有私心,视一切众生跟自己一体,所以他起心动念就为众生着想,所以他所做的事情都是利益众生,这是仁者。仁者就不会有忧虑,他自己都放下了,他只想着众生,他有什么好忧虑?为众生做的事情,等待机缘,有就去做,没有也不用急,不必忧虑。

『勇者不惧』,勇是勇敢的人,他办事就不怕困难,毫无畏惧。凡是应该做的,我们就去做,也不管会不会做得成功,所谓「但行好事,不问前程」,「但问耕耘,不问收获」。

颜渊喟然叹曰:“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,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。夫子循循焉善诱人,博我以文,约我以礼,欲罢不能,即竭吾才。如有所立卓尔,虽欲从之,末由也已。”

子曰:“语之而不惰者,其回也与!”

子谓颜渊曰:“惜乎!吾见其进也,未见其止也。”

译文:

颜渊感叹地说:“(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)我抬头仰望,越望越觉得高;我努力钻研,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。看着它好像在前面,忽然又像在后面。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,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,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,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,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。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,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,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。”

孔子说:“听我说话而能毫不懈怠的,只有颜回一个人吧!”

孔子评价颜渊说:“可惜呀!我只见他不断前进,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。”

解析:

第一段是『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,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』,这四句是赞叹孔子道行极其高深。底下从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,博我以文,约我以礼』,这一段是赞叹孔子传道有方,就是很会传道,循循善诱,很会教学,不仅自己有道行,他还会教人。光自己有道行,不懂得教人,不能够利益他人。孔老夫子这两者都做得很好。最后一段从『欲罢不能』,到下面『既竭吾才,如有所立卓尔。虽欲从之,末由也已』,这一段是颜子他自己感叹自己修道的情形,这也是他的谦虚,但是他也是非常有他自己自知之明。

颜渊,对于老师的教诲一听就能够理解。他很有悟性,而且又很好学,听得又很专注,所以一听就明白。所以孔老夫子跟他讲话,『语之』就是跟颜回讲,『而不惰』。,这个「惰」,根据古注讲,是不厌倦。孔老夫子对颜回是教之不厌,为什么?他很有悟性,老师讲的他都能够明白,都能够吸收,而且一吸收了之后,立刻就把它付诸于自己的行为,真正是不违如愚,依教奉行,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这个是好学生。

夸赞颜回

资料

  1. 国学梦-论语

扫一扫,分享到微信

微信分享二维码
矛盾论有感
如何判断一个项目是否有问题
© 2025 John Doe
Hexo Theme Yilia by Litten